錢世康醫師

錢世康 醫師

汐止蒔美院長/板橋蒔美主治醫師

許多患者都害怕拔牙,但你知道嗎,相對拔牙來說,人工植牙可能沒有想像中疼痛,這篇來和大家聊聊。

現代人有缺牙問題時,大多都會選擇「植牙」手術治療,不過一想到手術過程中要將植體嵌入牙床內,難免會擔心是否會疼痛?究竟植牙會痛嗎?通常會痛多久?又該如何減緩植牙所造成的不適?本文將為你解惑植牙手術迷思,並分享可降低植牙疼痛的方法,幫助你深入瞭解植牙手術。

植牙到底會不會痛?專業醫師親自解答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其實植牙本身是不太會痛的,甚至可能比拔牙還不痛,尤其在急性發炎時拔牙,因為麻醉必須靠浸潤擴散,發炎時麻藥濃度會被稀釋掉而降低效果,局部麻醉的效果反而不好。不少曾前後經歷過拔牙、植牙的患者,對這點感到意外,原來人工植牙並沒有想像中恐怖。此外,由於疼痛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因此不少患者也可能是導因於過往的看牙經驗,而產生預期性焦慮,而加重了痛感。 在某些情況下,植牙區比較接近神經,或者是植牙區在後牙區,嘴巴必須張很開時,可能會不太舒服,患者遇到這些情形,必須立刻向醫師反應,讓醫生進一步處理。事實上,過程會不會不舒服,醫師的挑選也相當重要,經驗豐富的醫師較能好好處理這些狀況,也知道如何在手術中好好應對病患的情緒。

植牙時注射麻藥會不會痛?人工植牙時麻藥量會比較多嗎?

單純的人工植牙並不是複雜的手術,現今的麻藥效果都相當不錯,只要注射的劑量足夠,一般手術中不太會有感覺,如果還是覺得不舒服,只要即時向醫師反應,經劑量調整,通常都能改善。不過有患者還是會擔心,雖然打了麻藥就不痛了,但挨針的那一下好像無可避免仍會疼痛? 一般來說,如果醫師技術純熟,進針及推麻藥所造成的不適感,都會在能忍受的範圍中。針對非常害怕的個案,在進行局部麻醉前,醫師會先塗抹凝膠,讓皮膚麻痺,這麼一來針頭刺入時幾乎不會有感受,僅會在麻醉藥流入牙齦組織時產生一些酸麻感,這種程度大部分的病患都能忍受。 有些患者因為害怕人工植牙會痛,會退而選擇牙橋,但其實做牙橋也同樣得施打麻藥,且由於牙橋需要修磨鄰牙作為支撐,在某些案例中,修磨後的鄰牙,因為神經受到刺激,必須做多次療程的根管治療,如此一來,打麻藥的次數甚至反而有增無減。 順帶一提,有患者認為人工植牙必須注射的麻藥劑量就絕對比較多,事實上,一般來說用藥量跟拔牙或根管治療是差不多的,因此「人工植牙時麻藥量會比較多」其實是民眾對人工植牙的誤解。

手術後牙齒一定會腫痛嗎?視骨頭或軟組織條件而定

蓋房子要地基堅實,人工植牙也一樣,而骨頭就是人工植牙的地基,要夠高、夠寬、夠堅固,人工植牙才能夠穩固,長長久久使用。如果患者本身骨頭或軟組織條件良好,我們便能夠以最小的傷口執行人工植牙,用微創的方式進行處理。這樣的植牙手術,傷口小、性質單純,一般半小時內就可以完成。而且術後幾乎不太會疼痛、或有紅腫熱脹情形,多數就像拔牙的傷口一樣,如果有些微不適,服用醫師處方的止痛藥便能改善。 但如果骨頭或軟組織條件較差,例如患有牙周病、有骨質疏鬆問題、缺牙較多、缺牙較久導致骨頭流失,或曾因為外傷或拔牙導致骨頭損傷等狀況者,醫師會透過電腦斷層掃描,判斷齒槽骨使否充足或牙齦有無嚴重萎縮情形,以評斷使否可容納植體,或需要進行補骨及補肉,通常若有上述情形,傷口會較大,疼痛情形也會不同,在下段將為各位詳細說明。

想減緩植牙手術傷口、疼痛情形?認識3大合併補骨補肉手術

若因為骨頭或軟組織條件先天不足,通常會使用以下3種方式進行修補,以減緩傷口與術後疼痛情形:  

1. 引導骨再生術

即是一般常聽到的補骨(粉)手術,常見的補骨方式,是將骨粉填入齒槽骨內,並將膠原蛋白再生膜覆蓋在骨粉上,引導骨頭自行增生,恢復適合植牙的健康狀態,視狀況也可能合併其他的材料,例如骨塊、金屬支架。  

2. 上顎竇增高術

如果是植牙區在上顎,但上顎底較低,以致上顎骨骨量不足,便會透過「上顎竇增高術」來改善,以提供植體所需要的空間與骨量。  

3. 角化牙齦增寬術

牙齦呈現略粉紅色的部份稱作「角化牙齦」,它可以有效對抗刷牙的力量,但缺牙後「角化牙齦」會慢慢萎縮,導致植牙有後續保養與清潔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進行補肉,移植軟組織以增寬萎縮的角化牙齦。 上述這些治療方式,都必須經歷「翻瓣手術」的過程,即是將牙齦翻開來做必要的處置後,再進行縫合。由於傷口較大,術後免不了會比較腫脹,甚至出現臉頰瘀青情形。不過雖然腫脹的程度,會依照每位患者的體質與補骨補肉手術的複雜度而有差異,但一般腫脹通常只會延續數日至一個多禮拜,只要好好配合醫囑進行冰敷、服藥,疼痛多半會在可控制與接受的範圍內,並不影響日常生活。 其實隨著牙醫科技日新月異,現在已經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減輕手術的疼痛與壓力,以下將為你介紹目前的新興牙醫技術,幫助你擺脫植牙疼痛!

善用2大植牙新科技,減輕手術疼痛

這邊為大家介紹2大可幫助患者減輕治療壓力的「水雷射」與「舒眠植牙」手術:  

植牙手術新科技1:水雷射

運用水和雷射結合的新科技,雷射產生能量讓水分子吸收後,水分子會產生高速動能,便可用來切除牙齒、牙骨及牙齦組織。水雷射很大的優點是出血少、相對組織破壞小、恢復期快,因此合併運用在植牙輔助上,可以減少流血、麻醉劑量、並減緩術後不適,縮短復原期,且水雷射具備的殺菌效果,能降低感染機率,增加植牙成功率。條件好的患者,甚至可採用「水雷射微創植牙」,以幾乎不腫、不痛的輕鬆方式完成第3副牙。 在歐美,水雷射已廣泛運用在人工植牙或牙周病治療上,然而由於水雷射設備要價昂貴,人員訓練也尚未普及,以至於在台灣並未廣泛運用,其實相當可惜。而為了讓更多患者能享有舒適的治療,蒔美已率先引進水雷射技術,成功幫助許多患者減輕治療負擔。  

植牙手術新科技2:舒眠植牙

許多患者會因為聽到鑽牙的嘰嘰聲,或感受到治療時敲打的拉扯感,而對植牙手術感到害怕。針對這類型的患者,「舒眠植牙」可以徹底解決困擾。 舒眠植牙是由麻醉醫師和牙醫師進行合作,透過精準計算藥物濃度與睡眠深度,從靜脈注射極短效低劑量的鎮定睡眠藥物,配合高端精密儀器,並搭配麻醉醫師在現場全程監控生理反應,讓患者在舒服的淺眠中進行治療,一覺醒來就完成人工植牙。 由於舒眠治療是注射短效型的鎮定藥物,和必須在醫院開刀房進行的全身麻醉並不相同,因此患者不必插管就能自行呼吸,也不必擔心全身麻醉後容易產生噁心、暈眩及喉嚨痛等副作用,大幅減少麻醉手術的風險,術後的恢復也比全身麻醉快,不用多久便能清醒,讓有看牙恐懼的患者也能輕鬆完成植牙。 看完本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破除對人工植牙的迷思,其實,想要降低植牙手術後的風險與疼痛,最治本的做法,就是在一發現缺牙問題時,盡快進行治療,否則一旦拖久了,除了增加手術複雜度,也更容易產生相關副作用。只要儘早治療、並搭配能減輕負擔的新植牙手術,就能有效降低植牙疼痛。

植牙會痛嗎?多久可以吃東西? 5大常見問題整理

1.植牙失敗機率高嗎?

植牙屬於成熟度很高的治療方式,臨床成功率普遍可達九成五以上,一般來說失敗機率並不高。不過仍會依個人體質、骨頭條件、是否有牙周狀況或慢性疾病來評估適合度,像是抽菸習慣、糖尿病控制不佳、口腔清潔不確實等,都可能增加術後感染或植體鬆脫的風險。

降低風險的關鍵,在於術前完整評估病史與口腔狀況,確認條件良好後再執行手術;手術後則須確實清潔、避免刺激性食物並按時回診追蹤,只要整體治療流程配合得宜,大多都能長期穩定使用植牙。

2.如何緩解植牙疼痛?

植牙手術大多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過程中通常不會感到明顯疼痛,術後1~2天可能有輕微不適。前48小時可冰敷臉頰減緩腫脹,之後改為溫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並依醫師指示服用止痛藥與抗生素。飲食以軟質、常溫食物為主,口腔保持清潔,避免刺激傷口。如果出現持續劇痛、化膿或腫脹加劇,建議立即回診。

此外,現代牙科已有多項新技術,如「水雷射」與「舒眠植牙」,能有效降低手術中的不適與疼痛,讓植牙過程更舒適安心。

3.植牙需要全身麻醉嗎?

大多數植牙手術只需局部麻醉,手術過程中通常不會感到疼痛。只有在特定情況下,例如需要同時植多顆牙、進行骨頭重建或複雜手術,或患者有高度焦慮與恐懼時,才會考慮使用全身麻醉或舒眠植牙。醫師會依照手術難度與個人體質,評估最合適的麻醉方式,並與患者充分討論,以確保安全與舒適。

4.植牙整體過程會很久嗎?

植牙從開始到完成通常需要半年左右,實際時間會依骨質條件以及是否需要補骨而有所不同。手術本身耗時不長,一般每次約20~40分鐘,但主要時間花在植入人工牙根後等待骨頭與植體完全結合,以及後續製作並裝上牙冠的過程。

5.植牙後多久可以吃東西?

植牙手術後,最初幾小時內最好不要進食,以免麻醉退去前咬傷口腔。接下來的1~2週內,建議以常溫、柔軟或流質食物為主,例如稀飯、蒸蛋、軟煮蔬菜或清蒸魚,避免辛辣、過硬或黏性的食物,以減少對手術區的刺激並促進傷口癒合。大約3~4週後,傷口已經大致恢復,多數人即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但仍建議暫時避開特別堅硬的食物。

 

蒔美牙醫|提供專業植牙技術,幫助你無痛解決缺牙困擾

蒔美牙醫團隊擁有豐富的手術經驗,採用大型教學醫院資歷醫師,搭配專業麻醉醫療團隊,更親赴美國、德國等地進修,確保提供患者符合新時代的治療技術。此外,植牙植體皆採用來自瑞士、美國等國際大廠的原裝頂尖品牌,並提供終身保固,只要妥善保養,即能使用10年以上不必汰換。想要無痛解決缺牙困擾?歡迎來蒔美牙醫體驗高貴不貴、兼顧品質的植牙治療。 若想了解更多植牙手術內容,歡迎線上預約諮詢,將由專人提供詳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