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每半年全額給付洗牙一次,但這項權益你有好好利用嗎?
你有多久沒洗牙了?
看診時,經常有病患提出這樣的疑問:「醫師,我一直不敢來洗牙,因為我聽說洗牙會……..」
你還在誤解洗牙嗎?現在,讓我們一一來破解這些迷思。
迷思一:牙齒刷乾淨就好,不必洗牙。
洗牙主要是為了清除牙結石。牙結石是牙菌斑和礦物混合、鈣化、變硬的結果,又黏又硬,光靠刷牙是無法去除的。當牙結石一直堆積,便有可能產生牙周病,洗牙是預防牙周病重要的一步。
迷思二:洗牙會讓牙縫變大 。
其實牙縫本來就在,只是原本塞在牙縫的牙結石去除了,產生牙縫變大的錯覺。疏於清潔,造成牙齒疾病,才是牙縫變大的主因。
迷思三:洗牙會痛。
健康的牙齒洗牙是不會痛的,牙齒本身有發炎,或牙周問題,洗牙才會有酸痛感。這也是一個警訊,提醒你留意沒注意到的牙齒狀況。
迷思四:洗牙會磨損牙齒。
牙齒其實沒有你想的這麼脆弱,其實,琺瑯質的硬度比骨頭高出3-4倍,而洗牙是用超音波與水的冷卻將牙結石振掉,不會傷及牙齒表面。
迷思五:洗牙會讓牙齒敏感問題惡化。
去除牙結石後,牙齒頸部暴露,某些人會短暫牙齒敏感,過幾天就會舒緩。
迷思六:洗牙能美白牙齒。
洗牙讓牙齒變乾淨,會有短暫變白的錯覺,但其實並無美白功效。想要美白的朋友,可視狀況選擇居家美白、冷光美白、或美白貼片,各適合不同的狀況與需求,可諮詢牙醫師找出合適美白療程。
迷思七:每個人洗牙的週期都一樣。
六個月是最長週期,但如有牙周病史或牙結石易堆積,請遵照醫囑,視狀況縮短洗牙周期。
提醒您,洗牙可預防牙齦炎、牙周病、蛀牙等口腔問題,且透過定期洗牙,可同時讓醫生檢查你的牙齒狀況,及早發現並處理牙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