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威醫師-Dr-Han-Wei-Lin-500x500

林涵威 醫師

北大蒔美主治醫師/三重蒔美主治醫師

在牙醫診所林立的戰國時代,無論醫師的訓練背景與技術能力,幾乎每個診所都能提供人工植牙這項醫療服務。
但我堅持一定得從技術面提升患者認同,經過客製化調整的治療內容,才是對患者負責任的表現。

Dr.Lin-01-1-580x773
Dr.Lin-01-2-580x773

認識德國植牙大師Marius Steigmann醫師算起來有5年了,這系列的學習之旅要回溯到2014年。

那年我剛取得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的資格,為新任主治醫師。

人工植牙這個領域以口腔顎面外科的訓練來說,並不是一個困難手術,而是歸屬於口腔小型手術中的一種。

在牙醫診所林立的戰國時代,無論醫師的訓練背景與技術能力,幾乎每個診所都能提供人工植牙這項醫療服務。

所以我認為,讓人工植牙被更多患者所接受只有兩個方法:「第一,低價策略;第二,技術本位。」

因為在台灣,醫療行為與到菜市場買菜在很多人心中是差不多的地位,一樣能殺價,價格越便宜就是賺到。

所以只要能將價格壓低於市場行情,自然有人會接受。但是我的良知告訴我:

醫療行為與上市場買菜,本質上就不能畫上等號,否則,醫療品質從何而來?

殺價與低價的背後,是否隱含了不誠實及偷工減料的可能性?

因此,我堅持一定得從技術面提升來爭取患者的認同。

 

在醫學院畢業後,我參加了許多關於人工植牙的進修課程,發現不少課程教授的內容都略顯貧乏,

或許是台灣人已經習慣了學習甚麼都要速成,因此大部分學到的都只是步驟而非邏輯。

學習受限的情況下我就萌生了不如出國進修的想法。

2014年底,在同儕邀約下參加了Steigmann醫師在台灣的第一次大型演講,

還記得地點是在台北市已經歇業的六福皇宮地下室。

那場演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Steigmann醫師給予了我許多前所未有的觀念,

原來自己所秉持的許多邏輯與做法是應該被檢視與調整的。他的一句話更是深深打動我:

 「怎麼做不如怎麼思考來得重要。」 

說真的,一場8小時的演講絕對不可能提升手術上的任何技巧,但那時我已決定了想跟隨他學習人工植牙的治療。

在2015年及2016年我到了德國的海德堡,在Steigmann醫師的訓練中心進修。

今年則參加在義大利的Lake Como Institute由Marius Steigmann醫師與Tiziano Testori醫師合辦的進修課程。

Dr.Lin-02-768x576

這幾年下來與Steigmann醫師的學習,讓我更深刻地體會甚麼叫做「思考比做法重要」。

原因有兩個:首先,每個患者都是獨立的個體,身體條件不同、口腔情況不同、缺牙時間長短不同、

齒槽骨條件不同、傷口癒合能力不同、對同樣治療的耐受力也不同。

如果一個醫師只有一種手術方式,那對於每個患者都很殘忍。

Steigmann醫師教我的思考邏輯是,下刀前先想好甚麼才是對患者最好的做法,而非自己慣用的做法,

”THINK TWINCE!”(多思考一次;三思而後行)是他最自豪的標語。

Dr.Lin-03-1-580x870
Dr.Lin-03-2-580x435

再者,如果一位醫師,只學習一本教科書或是一個老師的方法,那就永遠不會青出於藍。

所以我從未停止攝取新知,而且走遍世界各地去跟其他世界級的大師學習,

再把所有知識融會貫通,變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與思考邏輯。

因此在臨床上我常會有一些與別人不一樣的想法,使用不一樣的材料。

雖然成本更高,需要更仔細的手術與更繁瑣的步驟,

但我認為經過客製化調整的治療內容,才是對患者負責任的表現。

Dr.Lin04-580x771

在台灣這個有點畸形的醫療市場,我們常會被患者質問:「為什麼你的收費這麼高?」

通常我只有一個回答:「你應該去問為什麼他們可以收這麼便宜。」

我想,這句話已經解釋了這幾年下來我的努力與堅持。

相信我,帶著滿意的笑容走出診所去大啖美食,

這份快樂絕對高於去菜市場殺價的感覺,因為我們都認同價值大於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