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威 醫師
北大蒔美主治醫師/三重蒔美主治醫師
在植牙療程進行前,應由對於口腔可疑病變極有經驗之醫師進行詳細的口腔軟、硬組織檢查,早期發現問題,以免植牙後產生病變,既傷身又傷財。
植牙目前為牙科醫療的最新發展之一,病患為缺牙以及舊有不良假牙所困擾者,無不對植牙抱有高度興趣,因此不少醫師也開始為病患進行植牙的治療。由於材質與技術的良莠不齊乃至於價格的混亂,常使得病患不知如何去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治療。雖然目前醫療資訊公開且透明,網路搜尋也已是家常便飯,但其中卻可能深藏一些陷阱,甚至誇大不實的資訊。在此與您分享一些最真實的心得與資訊,供您參考。
植牙簡單來說分為兩大部分,首先必須將金屬人工牙根置入骨頭當中,等待人工牙根與我們自己的骨頭產生緊密結合,之後在此人工牙根上做假牙的部分。口腔有異於身體其他部位,是個軟硬兼具的器官。軟的部分是牙肉(齦)、口腔黏膜以及舌頭,硬的部分是牙齒與骨頭(上下顎骨)。人工牙根的置入無疑是一個侵入性的手術過程,必須非常精準地操作軟組織與硬組織,因為口腔內的構造都是以極小單位計算。如此精細的手術,必須眼明手穩,非經過縝密的訓練者,是難以達成的。再者,一個手術會牽涉到全身上下許多器官的健康問題,因此一位醫師對於病患整體健康狀況的掌握程度,實為病患安全的最重要依據。我國一般牙醫師較少接受嚴格的植牙訓練,因此對於精細的植牙手術以及病患口腔內軟硬組織狀況評估往往較一般牙科治療來的生疏,如此一來很可能造成一些原先可避免的術後併發症與不適。因此,了解一位植牙醫師的訓練背景,是否接受過嚴格的植牙手術與假牙製作的訓練,實為掌握自身權益的第一步。
植牙會得牙周病? 竟然還會產生口腔癌?
植牙可以有效率地恢復咬合功能及前牙美觀,但不代表它可以保用一輩子。植牙後若口腔衛生不佳,口腔內的細菌就可能攀附於人工牙根以及假牙的表面,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此舉與牙周病產生的原因近乎雷同。也有可能因為咬合力的不平衡造成人工牙根受力過大造成失敗,最常見的就是有磨牙習慣的患者。因此病患宜仔細觀察在進行植牙療程的前後,醫師是否親自教導口腔衛生的改善方式、是否有能力評估以及解決已存在的牙周疾病以及對病患咬合(力)狀況做一個精確的評估,實為提高植牙成功率的第二步。
談癌色變,癌症絕對是目前健康課題當中,國人關心程度之首。一般人可能覺得口腔癌只有嗜食檳榔者才會得到,但是根據筆者之臨床經驗,竟然也有口腔癌會從植牙附近長出來!!! 筆者相當震驚也很關心此現象,畢竟植牙是病患的福音,但癌症卻是病患的噩夢,若不釐清此兩者關係,恐怕難以給病患一個安全的植牙治療。筆者收集多年臨床資料,比對國內外文獻,於2013年時於第58屆日本口腔顎面外科年會發表論文,探討人工植牙與口腔癌的關係,榮獲大會最佳論文獎。文中結論認為,目前所有基礎及臨床研究皆不足以證實人工植牙會直接導致口腔癌的產生,但若病患本身有抽菸、酗酒以及嚼食檳榔的習慣,應在植牙療程進行前,由對於口腔可疑病變極有經驗之醫師進行詳細的口腔軟、硬組織檢查,早期發現問題,以免植牙後產生病變,既傷身又傷財。因此對於口腔疾病以及相關病變學有專精的牙醫師,實為避免產生類似問題,提高治療品質的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