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德國植牙大師Marius Steigmann醫師算起來有5年了,這系列的學習之旅要回溯到2014年。
那年我剛取得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的資格,為新任主治醫師。
人工植牙這個領域以口腔顎面外科的訓練來說,並不是一個困難手術,而是歸屬於口腔小型手術中的一種。
在牙醫診所林立的戰國時代,無論醫師的訓練背景與技術能力,幾乎每個診所都能提供人工植牙這項醫療服務。
所以我認為,讓人工植牙被更多患者所接受只有兩個方法:「第一,低價策略;第二,技術本位。」
因為在台灣,醫療行為與到菜市場買菜在很多人心中是差不多的地位,一樣能殺價,價格越便宜就是賺到。
所以只要能將價格壓低於市場行情,自然有人會接受。但是我的良知告訴我:
醫療行為與上市場買菜,本質上就不能畫上等號,否則,醫療品質從何而來?
殺價與低價的背後,是否隱含了不誠實及偷工減料的可能性?
因此,我堅持一定得從技術面提升來爭取患者的認同。
留言評論